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三章姜汤夜 (第2/2页)
还能睡得着。 「好。」他点头,「拆散来送。」 阿洵咳了两声,身上汗气起来。昭璃用帕子给他擦了擦额头,又让他靠在沈望臂弯里:「再歇一会儿。」她抬手把锅端离火,倒出来的姜汤分了一杯给自己,边吹边喝。姜香辣,入喉却安。 「你不冷?」沈望问。 「冷。」昭璃坦白,「但习惯了。」她笑了一下,「人总得先把该做的事做了,才有空说冷不冷。」 沈望看着她笑,心里忽然涌上一个很幼稚的念头:他想把她从这个Sh冷的夜里拿走,放进一个有炭火、有窗纸、有木榻的地方,让她睡饱一整夜,早上醒来只需要教半天的字,下午陪孩子们写两个「永」字,傍晚煮一锅粥。 他几乎要把这些说出来,却在最後关口收住。这些话太轻,轻得像梦。他不确定她要不要梦。 「你刚才说……你们守墙。」沈望换了个角度,「墙是真的冷。」 昭璃嗯了一声。 「可在你这里,会暖一点。」他说,「至少我觉得。」 昭璃把碗放下,没有笑也没有别开脸,只是看着他,眼里那点亮像被风抚了一下。 「沈大人,墙不是你一个人守。」她声音放轻,「孩子们念字,街口的婆子早起熬粥,驻城的老兵把甲片擦亮不拖队……都在守。你不必把所有的冷都收过去。」 沈望盯住她,很久。 终於,他低低吐出:「我怕有一天,冷会把我整个人变成墙。」 昭璃沉默了片刻,走到他面前,蹲下,重新替阿洵把披巾拉紧,又把沈望披风的边角往上提了一寸:「墙里面不是空。」她抬头,「你刚才手被刀口划了,会疼,这就是证明。」 他想笑,笑意却在喉间打了个结。昭璃站起,拍了拍膝上的灰:「走吧,送他回家。」 —— 巷子里积着薄泥,墙根生着Sh青苔。昭璃在前,提着灯,光团在她脚边滚动。沈望抱着阿洵跟在後头,步伐稳,肩背微微前俯,生怕一个颠簸让孩子惊醒。 第三户窗下果然挂着一串乾辣椒,红得像在黑夜里点燃的小火。昭璃敲门,里面先是一阵静,接着传出nV人的脚步声与警觉的问话:「谁?」 「昭璃。」她报了名,「阿洵在我这儿发了热,刚退了些,我把他送回来。」 门闩拉开一线,nV人探出半张脸,眼圈红红的。她一看见自己孩子,眼泪就掉了下来,忙把门拉开:「哎呀,谢谢,谢谢你……大人也在……」 「别声张。」昭璃示意,将灯收了些光,「煮点稀粥,让他醒了喝两口。今晚别让他出门。」 nV人连连点头,手忙脚乱地把孩子接过,嘴里还在说谢。昭璃看了看屋里,灶台冷,桌上只剩半碗冷汤,她从袖里cH0U出一小包切好的姜片:「这个再煮一回,水多一点,别太辣。」 nV人接过,眼泪更厉害了。她想跪,昭璃赶紧把她扶住:「别这样,孩子早点好就行。」 门阖上时,屋里点了火,烟从瓦缝里细细地升起。昭璃站在门外,朝那缕烟看了一息,转身对沈望道:「走吧。」 「嗯。」 他们沿原路回去。风过墙角,吹得灯影断断续续。走到校场边时,昭璃把灯放回桌上,检点了一遍今晚用过的字帖,将破页压在靠内的那叠,避免明夜一来又碎。 「昭璃。」沈望忽然叫她的名字。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喊。 她抬眼:「嗯?」 「今晚……」他停了一瞬,像在找刚刚那句更妥帖的说法,最後只说了最短的一句,「很好。」 昭璃看着他,眼里那点光更柔了些:「我也是。」 她把灯芯掐灭了一半,火光收敛,留下一圈恰到好处的亮。「明日若下雨,孩子们可能来不齐。」她说,「你不必等。」 「我会来。」他答。 昭璃微微一笑,没有再劝:「好。」 她收了灯。黑暗像一张布平平地落下,夜风在布上滑过,带着姜与烟的味道。沈望站了一息,将盔甲从墙边取起,扣好铠扣。铁片相触的声音很轻,没有昨夜那麽冷。 走到巷口,他回头。校场一片暗,只有井边还留着一点水光,像一枚记号,提醒他:今晚有人在这里煮过一锅汤,两个人各喝了一碗,还有一个孩子,醒来会觉得喉咙不那麽刺。 他在心里对那一点亮,说了一句只有自己能听见的话—— 「这样的夜,很好。」 然後他转身,朝城楼走去。脚步沉,却不再只像走向墙。 —— 翌日清晨,校场旁的小屋窗缝里,多出一小包包裹。拆开,是分成数份的小姜、葱、盐与几片薄薄的红枣。包面用粗糙的字写着:「给课上孩子,别声张。」 昭璃看着那些字,忍不住想起昨夜他握刀切葱时笨拙的样子,又想起他把手递给自己包紮时那种不加掩饰的信任。 她把包裹一一藏进屋里不同的罐子,动作乾脆,心却出奇地静。等她做完这些,才提着灯出门。光还淡,雾气刚起,远处的城墙像一条灰sE的背脊伏在天际。 昭璃站在校场中央,抬头看了一眼那道背脊。她知道,墙另一端的人也在看。 她把灯点亮。 火苗一跳,收住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