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0335章 上林苑 (第2/2页)
苑的规划,刘盈又收回手,浅笑着望向身旁,正细细打探堪舆的杨离。 “朕意:于上林苑开官田万顷,以供失土之民租种;又迁少府军工、冶铁等诸司,于上林苑避世以事。” “及往昔,因父死王事,而为朕所亲眼之英烈遗孤,亦养于上林。” “待日后,国朝有后,储君继立,便当以此‘孤儿军’为肱骨,又于上林结识天下豪杰,以丰其羽翼······” 听着刘盈这番细致的解说,杨离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,只目光仍死死钉在脚下的巨大堪舆之上,一刻都不愿移开目光。 “地广三百余里······” “开官田万顷,与失地之民租种······” “少府军工、冶铁······” “英烈之后······” “孤儿军······” “储君···········” 目光涣散的发出几声呢喃,杨离才终是将飞散的思绪拉回眼前。 直起身,看了看身旁的刘盈,杨离终还是深吸一口气,对刘盈缓缓一拱手。 “陛下但可直言。” “——于上林苑之建造事,陛下需臣以何为助?” 却见刘盈眉角一挑,满是诧异的撇了杨离一眼,才呵笑着侧过身,来到御阶最下面那一层,旋即一屁股坐了下去。 “于上林苑,卿,无谏言?” 轻声道出一语,刘盈不忘笑着伸出手,朝眼前的堪舆指了指。 “上林苑地广三百余里,又即为‘苑’,便必有供朕,即王族公公狩猎之所、与朕下榻之行宫。” “如此大兴土木、靡费国财之时,于墨家三表之法,便无有违之处?” 发出这意味深长的一问,刘盈便将上半身往后一仰,用手肘撑在上几阶御阶之上,好整以暇的打量起了杨离。 墨家三表之法,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,也就是三句话: ——有本之者、有原之者、有用之者。 有本之者,意谓有历史经验左证; 有原之者,意谓有现实评价左证; 有用之者,则谓有实践后的效果左证。 简单来说,就是某件事,有没有历史左证其正确性、有没有客观事实支撑其必要性,以及,有没有现实实践结果,左证其正义性。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,墨家从‘三表之法’中,衍生出了兼爱、非攻、尚贤、尚同、节用、节葬、非乐、天志、明鬼、非命等十大思想核心,以及针对墨家士子,即‘墨者’衣不得锦、足不附履、身无余财的个人生活作风要求。 因为按照‘有本之者’,即历史经验作证的角度,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征战,让天下百姓受尽了苦难; 为了让天下百姓不再被战火所荼毒,不再因无休止的战争而流离失所,墨家才提出了‘兼爱非攻’的思想观点:不要再打啦~大家都和和气气的不好吗~ 至于尚同尚贤、非乐非命,基本也都是同样的情况。 所以在刘盈看来:自己想要大费周折,去建造一个明面上只供给皇室围猎游玩的皇家园林,显然是违背墨家的‘三表之法’,尤其是墨家思想核心中‘节用’的提倡的。 ——既然是建造,那就必然逃不过一个‘大兴土木’的指责,再加上林苑方圆数百里的规模,便绝对和‘节用’沾不上边。 再者,按照墨家的三表法,皇帝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,无论是从历史经验、客观事实,亦或是实践结果,都显然不能算是‘利国利民’的好事。 即便刘盈明确提出:上林苑还将设立官田,以作为破产农民东山再起的舞台,也同样无法改变这个现实。 原因很简单。 ——上林苑,是‘苑’。 即是‘苑’,那上林苑的主要作用,就必然是供人游玩享乐的皇家园林。 刘盈很确定:一切有关‘玩乐’的东西,都不大可能符合墨家的‘三表法’。 所以此刻,刘盈非常的好奇:对于上林苑,身为墨家最后希望的杨离,究竟是个什么看法。 听闻刘盈此问,杨离显然也听出了刘盈话中暗含的深意。 浅笑着抬起头,见刘盈又对自己鼓励一笑,杨离才再度侧过身,重新望向了地上那张足有三张长宽的巨大堪舆。 “陛下问臣:上林苑,可合墨家三表之法?” 轻声发出一问,杨离便苦笑着摇了摇头。 1 “纵陛下怪罪,臣亦不得不言;” “——凡大兴土木,而利不及于民、靡费铺张,而宜不便于民,又非天下士农工商皆可取用之物,则皆不合吾墨家三表之法······” “陛下言:上林苑当开官田万顷,以供失地之民租种;然上林苑地广数百里,田亩万顷,反只得容民万户······” “又陛下言,将迁少府军工、冶铁诸司事于上林,则少府之匠,便当过半久居上林。” “如此说来:于上林苑租种官田之佃农,尚不比少府诸司匠人之十一。” 说着,杨离又指了指堪舆上的几个三角。 “又臣观此堪舆,行宫、苑囿、园池林立,更有围猎之场足百里······” 说到这里,杨离只僵笑着摇了摇头。 片刻之后,却见杨离又笑着侧过身,再度望向刘盈。 “然纵如此,于上林苑,臣,亦无言其不妥。” 1 “其一者,吾墨家与陛下有约:百年之内,吾墨家不参政议政,不言朝政之非。” “故于陛下之命,臣及墨家诸士,皆绝无非议,只谨奉诏······” “二者······” 说着,杨离不忘澹笑着对刘盈一拱手,旋即满怀感激的起身望向刘盈,手指却指向身旁的堪舆上,那一处极为不显眼的角落。 “陛下之意,臣大致明白······” “陛下欲使日后之储君,于上林广结天下豪杰,又设墨苑于上林······” 话说一半,杨离终洒然一笑,旋即郑重其事的正过身,再对刘盈一拜。 “敢请陛下示下;” “——于上林苑之建造事,陛下于臣,欲作何嘱托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