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0371章 功高震主啊 (第1/2页)
汉十六年,刘盈新元四年冬十月初八,平壤城北城门外。 看着眼前,已经对自己门庭洞开,放眼望去,竟不见直立身影的平壤城,周勃不由满是诧异的侧过头。 就见一旁的丽寄,此刻也满是疑虑的看了看周勃,似是根本不敢相信:平壤城,就这么‘打’下来了······ “卫满······” “竟早已率部南逃?” 满是诧异的一问,也终是惹得周勃漠然叹口气,又僵笑着摇了摇头。 “非也。” “据某部所擒之卫满私兵言,乃自我大军东出函谷之时,卫满便已征调大军,以南下攻夺真番、马韩土。” “只今······” 说着,周勃不由得抬起头,望向不远处,那在中原连城池都可能算不上,顶多只能算是县城的平壤城墙,悠然发出一声长叹。 “平壤不战而破,卫满退路已绝,又腊月凛冬不远。” “真番、马韩诸部,非卫满三五日所能下。” “且待平壤城破一事,为朝鲜之民口传而南下,卫满部必军心大乱;反之,真番、马韩诸部,则当战意激昂······” 语调中,仍到有些不敢置信的说着,周勃终是莞尔一笑,侧过身,对身旁的丽寄微一拱手。 “某于此,且先贺丽车骑力壮之年,夺此灭国之功?” 听闻周勃此言,丽寄却似乎仍旧未能从‘不战而破卫满朝鲜国度’的震惊中缓过神,只目光呆滞的眨了眨眼。 “灭国之功······” 此刻,丽寄的脑海中,可谓是一片空白。 在大军开拔之前,丽寄就已经和父亲丽商推演过:在渡过浿水,踏上朝鲜半岛之后,汉军各路主力,都分别会遭遇怎样的阻碍; 等抵达平壤附近时,卫满会做怎样的应对,汉军又应当如何包围平壤城,以何为突破口,争取尽快攻下平壤。 为保丽寄此行万无一失,曲周侯家族也可谓是倾举族之力,光是丽氏旁系子弟组成的私兵,便聚集了不下百人之多! 出发之前,曲周侯丽寄甚至动用自己的人脉,为丽寄拼凑出了一支人数高达七百多人的亲兵卫队! ——不负责参与作战,只负责必要之时,将丽寄安然送回浿水以西的亲卫敢死队! 甚至即便是如此,丽寄临出发之前,也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,将妻儿各自安顿好,并给父亲丽商留了一份遗书。 带着如此决心踏上战场,踏上浿水以东的朝鲜半岛,丽寄可谓是如履薄冰,不敢有丝毫马虎,率所部南路军按部就班,根本不敢轻敌冒进! 待抵达平壤西北数百里时,丽寄更是下令:全军进入最高战备状态,斥候精骑、明暗哨卡戒严范围,务必要达到大营周围方圆二十里! 就这样小心翼翼的,一步步靠**壤,一点点抵近目标,犹如猎豹靠近猎物般,不敢有片刻大意······ 然后,平壤城,便不攻自破了。 在齐-楚水路联军‘从天而降’,出现在距离平壤不过七十里的海岸线,并顺利登录之后,这样一场关乎卫满朝鲜社稷存亡的国战,便以如此戏剧化的形式,宣告结束。 ——平壤城,主动开门献降······ ——在短短一年之前,还曾遣使请臣,之后又寻得匈奴人庇护的卫满朝鲜国祚,便在这好似玩闹般的‘战争’爆发之前,宣告灭亡······ “不对!” “还有卫满!” 思虑之间,丽寄只突然发出一声近乎,旋即满是郑重的望向身旁的周勃。 “还请太尉示下!” “今平壤城破,贼子卫满不知所踪,我大军,当以何为要?” 满是严肃的对周勃拱手一拜,丽寄的面容之上,也终是涌上了一抹早该出现的振奋。 ——灭国之功! ——自太祖高皇帝鼎立汉祚至今,汉室唯一一位获得‘灭国之功’的,便是淮阴侯韩信! 虽说最终,韩信的下场并不算好,但这也丝毫不影响‘灭国之功’四个字,在每一个汉家将士心中,所占据的崇高地位! 这一刻,丽寄也终于反应过来:自己,恐怕真的和周勃所说那般,一不小心,便立下了这‘灭国之功’。 虽然是不战而胜,虽然不是独自获得,但无论如何,一个‘帅师伐国’的功劳,已经是被丽寄吃下肚! 而唯一可能使这份功劳化为乌有,迫使丽寄‘吃了吐’的变数,便是如今下落不明,不知所踪的贼首:卫满! 所以丽寄口中,虽问的是‘请太尉指示大军下一步动向’,但话里的意思,却是无比的浅显。 ——请太尉下令,准许我部南下追击,搜捕卫满! 在丽商看来,这个面子,周勃不大可能不给自己。 但稍有些出乎丽寄意料的是:听闻自己这一言,周勃的面容之上,却是油然涌现出一抹迟疑之色。 “莫非?” “于卫满贼子,太尉另有筹措?” 勉强维持住平稳的语调,暗含深意的发出这么一问,丽寄的眉宇间,也已是出现了一抹不满。 在丽寄看来,周勃这幅神容,分明是不想给自己这个面子······ “非,非也。” “世子,误解某了。” 似是敷衍,又分明不似作伪的客套一声,周勃望向丽寄的目光,便愈发深邃了起来。 待丽寄都被这目光盯得心底有些发毛,周勃才终是深吸一口气,旋即满是郑重的走上前,正对向丽寄。 “不敢有瞒于世子。” “——临出征之时,陛下曾召某独会于宣室,以密诏一封相授。” “陛下曾言:待平壤城下,方可拆此密诏观之,再依诏而行。” 神情满是严峻的道出此语,周勃又深吸一口气,不着痕迹的打探一圈左右,才又上前一步,神神秘秘的将手伸入怀中,掏出一方木匣。 也几乎是在看到那方木匣,尤其是那封泥上倒映出的‘受命于天,既寿且康’八字的一瞬间,丽寄便刚忙往后一跳,旋即朝那木匣深深一拱手。 待丽寄朝那木匣行过礼,又满是严肃的直起身后,却见周勃的面容之上,尽带上了一抹愁苦之色。 “唉······” “此密诏,本不当为外人知晓,便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