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六章|情绪的临点 (第3/3页)
的自制,在他确认前,他不会说出任何一句可以被回头引用的话。终於,他说:「今天的场子处理得很好。」 她笑了一下,笑意只停在唇角:「谢谢。」她把视线放回窗外,霓虹在玻璃上擦过去,留下一道一道短暂的光痕。她忽然明白,原来肯定与答案是两件不同的事。他给了前者,却没有後者,她不想b他,她从来不是会把人b到墙角的那种人。可不b,并不代表不疼。 「你不用回答。」她替他把出口的路留好,「也许现在不是时候。」 他侧过脸看她,目光深了一瞬,像要把什麽说出来。那句话在他x腔里转了一圈又一圈,将理X磨得更亮。他知道,一旦说了,世界便要往另一个方向展开,不是他害怕那个方向,而是他还没把沿途的路标安好。他不愿她走在一条会让她受伤的路上,即便那条路上也有他。 「早点休息。」最後,他仍旧选择了这一句,语气b任何时候都轻。 她「嗯」。车在老宅外停下,她先下,风把她的裙子吹起一角,又放下。她没有回头。感应灯在她脚边一盏一盏亮开,她的影子被拉长、分段、再拉长,直到被门槛吞没。那一刻,她忽然想,原来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,有时不是不相见,而是坐在同一个车厢,说话也像隔了一座城。 夜更深了。老宅的灯一盏盏熄掉,只剩下侧院的那个窗还亮着一圈柔光。她坐在书桌前,把今天的动线调整与效果一条条记下:撤花艺半米→摄影反光下降→嘉宾停留时间缩短十五秒……冷静、有效的语句把白日的凌乱收起来。写到最後,她把笔放下,手掌心贴在纸上。那一点被他挡住的羞辱,终於在这个无人处慢慢散掉。她知道自己可以承受更多,却也知道自己的承受不该被当成理所当然。 窗外有风从银杏叶的缝隙里过,发出很轻的沙沙。她忽然想起很早以前的某一天,少齐往英国的航班是清晨五点,她在门边偷偷哭,哭到喘不上气。他站在门口,不知如何安抚,只递给她一包薄荷糖。多年之後,他仍旧这样,不擅长语言,擅长把秩序摆正。她被这样的秩序保护,也被这样的秩序隔开。她把笔盖上,合起灯,对黑暗说了一声:「晚安。」 而城市另一端的高楼仍亮着一扇窗。执行长办公层的光在夜里看起来像一个沉默的标记。仇少齐坐在沙发一隅,膝上摊着还未批注完的预算表,却一页也看不进去。他把笔尖在纸上点了一下,点出一个几乎看不见的灰点。他想到车上的那个问题,喉间像被什麽哽住。他不是没有答案。相反,他太清楚了,清楚到他必须先把所有可能会撞到她的棱角磨去,再把答案拿给她。否则,这句话将会在她最Ai的秩序里打开一个不可逆的洞。 手机灯忽然亮起。凯瑟琳传来会後纪要初稿,语尾是很英式的客气:如有不妥,请指正。他回了收到,把手机扣在桌上。窗外,半边城市还醒着。有人在晶莹的玻璃箱里做着梦,有人在梦里排队上班。他的梦很少,因为他把所有不确定的事都安排在白天。他站起身,走到窗边,指节顺着窗台的冷铝材m0过去,像m0过一条需要修整的边。他不知道怎麽让她立刻安心,却知道此刻的沉默在伤她。他把沉默也收进清单里,标注为待处理。 他不知道,或者说,他其实知道,她要的从来不只是肯定她做得好,而是肯定她是不可替代的那个人。他合上灯,整个城市在眼前退成一张蓝黑sE的图纸。他在黑暗里低声说了一句,连自己都几乎听不见:「别急。」 第二天的晨风还没进院,就有人在走廊上轻轻地咳了一声。她醒来时,觉得眼睛b昨天更亮一点。洗过脸,她把头发梳好,拉起衬衫的第一颗扣子。侧院的桂花开了一夜,香气顺着廊檐往回走。她在角落站了一会儿,决定今天在备忘录上增加一条:把每一个即兴的处理拆成可复制的方法。她不想再被说是靠谁才能站在这里。她要让每一个细节成为可以传递的技术,像把一个人的呼x1教给一整个部门。 早餐桌上,阿嬷问她今天忙不忙?她笑,说忙也好,不忙也好,都是一天。阿嬷说你们年轻人的日子都这样,她「嗯」了一声,舀了一勺粥。她忽然想给他带一份。想的同时,她又把念头收回,安静地把汤匙放回碗里,她不希望自己把任何温柔变成打扰。她知道他会记得吃,或者他不会,但总有一天,他会学会按时吃饭,就像他在学着回头看她。 那个没有被回答的问题,像一颗白sE的小石子,被她放在口袋里,走路时偶尔会撞到,提醒她还有一条路等着她走完。路的前面没有霓虹,只有一个轮廓:人在那里,路就会亮起来。 她今天也会走那条路,一步,一步。至於他的答案,她愿意等,愿意等他把所有的路标安好,等他在最稳的那个岔口,终於朝她走来。 而他,也会走。哪怕每一步都要在秩序与心意之间,重新校准一次。 章节在这里停住。白日的桌面上,还留着昨夜记下的那行字:撤半米,降反光,缩十五秒。它们看起来那麽实际,像生活里所有能被证明的事。她也相信,有些事不必嚷嚷,终将被证明,例如,她不是被庇荫在某一块Y影里的人;例如,他不是把她放在可替代的位置上的人。 风从银杏树上掠过,叶子翻面,露出更亮的一层绿。清晨在她的眼里亮了一下,像一枚被人悄悄递过来的答案,还没有说出来,却已经在场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