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行长的礼宾女孩_第十六章|制度告白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十六章|制度告白 (第2/2页)

线:落地灯角度往外倾十五度,避免直S;让光落在肩线,不落在眼睛。

    三、用语:每句话包含动词+方向+距离请往右/直走/第二盏吊灯下左转;避免形容词。

    四、眼神:接住对方三秒,然後把目光送往指示的方向,让他自然跟上。

    五、等待T感:在易拥挤点布置「可被看见的照顾」:水、纸巾、椅子;若不足,至少给一句明确时间。

    六、错误容忍:明确界定能容忍的错,例:方向指出後如仍迷路,主动前导;把责任放回流程,不放在个人。

    写到这里,她停下,抬眼看一眼窗外。夜sE像一张刚洗过的深sE布,被风曳出很淡的纹理。她在第六条下面加了一行:「错不是人,是方法没有把人接住。」

    系统提示音跳了一下。萤幕角落弹出来的是一封内部邮件:盲评制度流程草案,寄件人:法务。她点开,快速扫过大纲:去识别化处理规则、顾问名单轮值、结果公开页面模板、内外冲突处理流程……每一条都像一块踏石,铺得紧而稳。

    她在回覆栏打下:收到,迎宾部配合执行。送出前,停了一秒,又多敲了六个字:谢谢你们加速。指的是制度,而不是她。

    手机亮了一下。简讯弹出

    秋天:【下次见面,你要跟我说,今天你赢了什麽。】

    她盯着那行字,嘴角不自觉往上。没有表情的笑,却把x口轻轻撑开。她回:【好】。又补了三个字:【真的好。】

    她很少用真的这种字。今晚破例。

    快十一点,打印机吐出最後一叠纸。她把文件装订,封面上是简洁的标题:《迎宾现场:情绪刻度与可复制方法》署名:方安雨

    她盯着自己的名字几秒,没有退回去换成迎宾部。不是逞强,也不是邀功,只是把责任和答案放在同一行,谁提出、谁负责、谁接受检验。这样才乾净。

    门外有人敲了两下,节奏很轻。她说「请进」。

    少齐站在门口,没有走太近,视线在她桌上的文件停住,指节在K缝旁轻敲一下,便停了。「送你下去。」他说。

    她合上台灯,拿起外套与文件。电梯里只剩彼此的呼x1,像两条互不打扰却彼此知晓的线。到了地下停车场,他替她拉开副驾的门,等她坐好,才绕到另一边。

    车子驶上地面。城市的灯像被海风吹过,不亮不灭,只在一定的节奏里起伏。她把文件抱在膝上,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摩挲。两人都没说话,沉默里没有尴尬,只有各自把一天收拾好的声音。

    快到老宅时,他忽然开口:「明天九点,法务会把盲评流程定稿发全公司。你的文件一起送。名字留着。」

    她侧过脸看他。「会有人说我——」

    「让他们说。」他的声音不高,却坚定得像一根钉子,「如果制度通过,他们说的是事;如果制度通不过,他们说的是风。风会停,事会留。」

    她没有再问。窗外有一棵晚花的桂,香气在车速最慢的那一瞬贴进来,又很快被夜风带走。她把这一点香悄悄收进去,像收一个微小的证据:有些东西不必抓,路过,也会留下味道。

    车停在院门口。他没有熄火,只转头看她。那目光不像检视结果,倒像在确认她的呼x1是否稳。她下车,抱紧文件,对他点了点头:「晚安。」

    「晚安。」他回,声音很低。

    她走进回廊,感应灯一盏一盏亮,照出她的影子。影子在地上被切成几段,又连成一条。她忽然想到早晨爷爷说的「脚步」。她在台阶边停了一下,抬脚,踩下去,听见那一小声不明显的「嗒」。是脚步落地的声音,不是名字的声音。

    夜里,她把刚夹进记事本的叶子又拿出来看。银杏的脉络细密,从柄一路分支到叶缘,每一道线都谦逊,不抢,也不退。她把叶子重新夹回页间,夹在等待T感那一页。那一页的边,已被翻得很软。

    睡前,她给自己留下一句话,写在明早要看的便条上:被需要,不是有人缺你;是你让一件事达成了没有你就不行的形状。

    灯熄。黑暗合上来像一件尺寸刚好的外衣,把她扣在里头,妥帖而安稳。她没有再去数今天获得了几个赞许,也没有回想白天谁的眼神偏向哪一端。她只把呼x1数到十,然後在第十一下,轻轻睡下。

    清晨,风从另一面吹,院里的树影方向换了。她醒来,坐起,先去看昨夜那张便条。读完,才去洗脸、绑发、把制服熨好。出门前,她把那份文件放进y壳夹,像把一块准确的砖按进墙。

    她走出院门,回头看了一眼银杏。yAn光还没完全下来,叶片像一张张未写字的信笺。她把视线收回,沿着石阶下去。每一步都有声音,轻,却清。

    今天要做的事很简单:把方法交给制度,把名字交给检验,然後,把脚步交给路。她忽然觉得,x口有一个很小的地方被打开了,不是被谁赠予,而是自己拴上的一个结被自己解开。

    她笑了一下,笑意只到唇角,没有外溢。门口的车已经等着。她拉门、坐进去、把安全带扣上。这些动作像一个完整的句子,句尾的句点落得刚刚好。

    「去公司。」她说。

    车启动,银杏的影子在後视镜里退了一寸又一寸。她把目光转回前方,不再回头。

    内网在十点准时更新:跨部门盲评制度流程上线;对应的迎宾现场:情绪刻度与可复制方法同步悬挂。文件末尾有评价栏,匿名、可回馈。

    第一条回应跳出来这不是漂亮话,是能用的东西。第二条:请把眼神三秒,做成教学影片。第三条盲评采纳,谢谢。

    她看着那些字,没有去找谁写的。她只是把游标移到回覆:收到,将拍摄示范,附测量用秒表。送出时,她忽然想到昨晚那一句:没有你,不行。那句话没有挂在公告上,却像一枚无形的章,悄悄盖在她今天每一个动作的下方。

    午后,会议结束,她路过天桥,风从桥腹下涌上来,卷起她的发丝一缕。她抬手按住,步子没有停。玻璃外的城市一层一层後退,她在玻璃内继续往前。脚步很轻,却有声音。

    她知道,自己不是谁的影子。她是把光照在别人脸上的那只手,也是把路铺在别人脚下的那一块石。最重要的是——她是把自己,放回自己位置的人。

    而制度,会替她证明,这一切不是说说而已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