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尔蒙都在嘴里爆浆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七章    最近气温下降了不少,连日绵绵雨天,影响心情也跟着沉闷了起来。    自从楚陌去了英国,孟涵辉的工作量大幅激增,原本就不算好的教学态度,更是变本加厉。    很快就喜提学生投诉。    院长和系主任把他叫来,轮番上阵沟通了两个多小时,话里话外给足了面子,颇有几分无奈。    孟涵辉是在职教师里最优秀的,论实力无可挑剔,但就这教学上……唉,烂泥扶不上墙。    如果说,学生里最头疼的人是凌星野,那老师里最头疼的人就是他。    毕竟,当老师这件事上,他和楚陌有本质的不同,楚陌是真心喜欢教学,而他不过喜欢楚陌。    “涵辉啊,你真得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,有哪个老师像你这样损学生。”    “让你来代楚老师的课,就是想让你多与学生交流,你倒好,尽用来拉仇恨了。”    “你这样还怎么评副高?回去好好反省一下,以后还有机会。”    拿着手里被驳回的职称申请,孟涵辉微微叹息。    本来情况顺利的话,今年他就该评上副高,成为全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,然后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,不用再教基础课程。    鸡飞蛋打。    孟涵辉也承认自己最近是过分了点,面对学生屡屡犯错,言语刻薄,不近人情。    但他并没有任何恶意,都是严谨求实的输出,为什么这些学生就不能像他的小白鼠一样聪明,从不质疑他的专业性,知道他喂去的是药,而不是毒,哪怕良药苦口。    “……真的假的?那细胞课是不是要换老师?阿弥陀佛!”    “不知道,反正听说他职称也没评上,就算不换,他也不敢那么嘴欠了吧,当什么老师啊……”    孟涵辉从实验室里出来,刚走到楼梯口,就听见几个学生边上楼边议论。    没想到不过两天而已,这么快就人尽皆知了。    “是啊,成天苦大仇深的样子,不就化学式写错一道么,让我摇摇脑袋,有没有听见水声,我说没有,他说这就对了,人脑80%都是水,你的很可能是浆糊。什么玩意儿!”    “但如果你说有,会更糟,他会说既然这么多水为什么浇灌不出智慧的果实?难道你的大脑是泡在厌氧池里,被活性污强制降解了?喏,我就挑战失败过。”    “哈哈,到底是谁去投诉的他,真够解气的,我都想送面锦旗过去!”    “这肯定匿名的啊……等等,星野,是不是你?”    孟涵辉本想去实验室回避的,但听见那个人的名字,却像有一颗钉子从头顶锤入脚底。    凌星野声线慵懒地:“我没这么无聊,投诉他还嫌晦气。”    “怎么是无聊呢,这可是为民除害啊,我们这届就你最有种,除了你还有谁敢?”    “你之前不是说要他好看么,还奇怪怎么没动静,原来是在憋大招——!”    一行人上着楼,刚转过弯,面如土色,戛然而止。    凌星野瞳孔轻颤,视线里孟涵辉站于台阶高处,英俊的面孔略微泛白,眼眸阴冷地审视他们。    准确的说,是审视他。    同寝室的人咽咽嗓子,恐而避之不及,垂眼从孟涵辉身旁快速溜过。    凌星野倒没急着撤,落落大方,从容与他对视。    气氛一时间凝固,仿佛都在等彼此发话。    被挡住去路的学生,隐约嗅到火药味,也纷纷驻足好奇观望。    两人互不对付是众所周知的,加之有学生目睹他们在饭店门口发生争执,更是坐实了凌星野报复的动机。    一个是“臭名昭着”的老师,一个是“欺师灭祖”的学霸。    直到围观的人多了起来,两人才不得不结束对峙。    面对面擦肩而过,四目交错,红光斜射。    这一眼,孟涵辉似乎看见凌星野在胜利的笑。    尽量让自己保持常态,但每前进一步,周围学生都匆匆散开。    仿佛他全身散发着高浓度甲醛,所到之处,又酸又臭,人人自危。    楼外雨还在下,孟涵辉站了片刻,打开透明伞走进雨里,灰蒙蒙的背影,总归不太好看。    路过学院的文化墙时,莫名停下了脚步,目光停留在教风标语上。    ——以德修己,弘扬师魂。    雨点啪嗒啪嗒打在伞上,有点吵,也有点讽刺。    体内电磁波动,孟涵辉鬼使神差回头,就看见站在实验楼窗边的人,远远的看不清表情,唯有那头灰白的发倍显张扬。    就像还在欣赏他败退的模样。    其实在得知被投诉时,孟涵辉并没有想到凌星野。    自从那晚不欢而散后,这段时间他们泾渭分明的很。    俗话说,苍蝇不叮无缝蛋。    孟涵辉毒奶教学,也得学生漏洞百出。    凌星野怼天怼地,也得老师学术不精。    这都是无缝的蛋,还关苍蝇什么事。    所以两人的矛盾并无激化,反而冷却了下来,除了上课同屏出现,几乎形同陌路。    但现在看来,到底是自己疏忽了,竟没料到他会下手这么狠。    好,非常好。    血缘关系的本质,不过是基因的偶然组合,而非情感的必然主宰。    这个知识点,凌星野显然掌握得十分透彻。    否则怎会一脸理所应当的模样,连一句掩饰都不屑出口?    也谈不上什么打击,但投诉风波还是给孟涵辉带来了一些麻烦。    迫于压力,他上课不得不放缓进度,但却并没有换来学生的买账,反而不如严厉苛刻有成效。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