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23-29  (第3/7页)
底舒坦了,说道,“那就没事了。”    贾诩有些疑惑,问道,“学长现在怎么不管你外出了?”    郭嘉奇怪道,“那不是因为有你吗?反正他对你最放心。”    “……那你不能变得让人放心些吗?我出来前,还在处理跟在你周围的那些学生的事情。”    “我干什么了?我天天在外面,学宫里的事我可一点都不清楚,别冤枉好人啊。”    贾诩嗤笑一声,阴阳道,“你?也是,他们效仿你无视校规,干的事样样都像与你有关,然而你却置身事外,还真抓不到你。”    “那可真是欲加之罪,他们自愿效仿和我有什么关系?我不过是他们搞事的一个借口罢了。”    “是啊,你上几次的辩论,尤其是与先生的那场吸引了不少追随者,他们视你为标杆,你对此没什么回应吗?”    “人人都去庙里求神拜佛,菩萨尚且有不灵验的时候,我又不是神仙,他们对我擅自寄托,我又何必回应他们的期待?”郭嘉不以为意道    1    贾诩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,说道,“行,是你在理。他们中不少因不务正业,而学业一落千丈。你倒是,成绩越发优异了……算一人得道?”    郭嘉似是不悦道,“让你多拿了几次第二,不高兴就直说,算我委屈你了行吧。”    贾诩冷笑了下,故意道,“我哪敢啊?你连宫草榜都位居第一,我可不敢置喙。”    “哦,那个啊,让你第三确实委屈你了,下次我一定投你。”郭嘉边说边故意把脸凑过去,贾诩把人脸推开,不冷不热地说道,“嗯嗯嗯,下次我也投你,好让你蝉联下去。”    郭嘉愣了一下,随即大声说道,“你还说你这次没投!”    贾诩离人远些,忽然发现郭嘉确实和之前不太一样了,他长高了不少,肩膀较之之前要宽一些,衣服还是那般松松垮垮地穿着,但隐约看得出衣服下面的身形并不单薄,不过贾诩知道,这人的体魄有多中看不中用。    对方的五官也长开了,每次那人凑过来,都难以忽视他的视线,尤其是那双眼睛,看上去清澈一览无余,却总觉得蕴藏了更多的东西,若是去探寻,大概最后会溺死在那琥珀色中。    贾诩微皱下眉,似是嫌弃道,“别贴过来,跟你说多少次了。你走不了直线是吧?跟你走一块,能被你挤墙上去。”    “哈哈哈哈哈……”郭嘉笑得弯了腰,扶着贾诩的肩膀缓气,贾诩站旁边一脸没眼看。    数日前的辩论    1    为了防止太多学生逃学闹事,学宫设立了一门辩论课程,辩论不设限,学生们可以自由论经说道,偶尔先生们也会下场参与,与学生共同探讨。    有一次,学生们在关于“黄巾军”的辩论中差点打起来,不过此后这种情景时常发生,也就习惯了。    郭嘉在这种场合无一败绩,常把人辩驳到结结巴巴说不出话,他自己倒是笑着游刃有余地应答。    那天,贾诩路过他们那间教室,听到郭嘉的声音,下意识放缓脚步倾听起来。    只听那先生反驳郭嘉说,这世间真理均已涵盖在圣贤书籍之中,学生若能沉下心来钻研,假以时日必能有所得,其才华与修养才会提升,于学业已成之日,方能成为于朝堂百姓有用之人。    郭嘉轻飘飘地回击道,“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,成日坐于学宫这四方围墙之内,不见天地,不问苍生,未尝饥馁,不知疾苦,于这世道,谈何有用?”    先生又反驳道,这些事,待学成之后,有余生去经历,不必现在急于探求。    郭嘉忽然看向窗外,沉声说道,“这世道早已不是圣人眼中那般,现已至大厦将倾之际,往后便是风雨飘摇的几十年。先生等得起,读书人等得起,而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却等不起,能者安居一隅,弱者却无所居。”    先生叹了口气,又问道,那你待如何?乱世之中本就如此,百姓无力自保,若无士大夫匡扶秩序,将士们冲锋陷阵,这一切又该如何拨乱反正?    郭嘉微微垂下头,正色说道,“学生以为,乱世之中,玉石同沉,普通百姓也好,士族将领也罢,他们都是无用之人,非救世之英雄。”    1    先生看着郭嘉追问道,“依你之见,何为有用?又何为英雄?”    郭嘉沉吟半刻,回答道,“……此后,世上会出现一人,有绝境逢生之能,行走于世,救民于危难,受万人景仰。其亦是因果命运之例外,世间最大的变数……只此一人。若能得见此人,学生必将倾尽所能辅佐,万死不悔。”    贾诩靠在墙上听完,然后沉默地离开了。    当前    贾诩把郭嘉带去荀彧那,离开时,忽然听到郭嘉与荀彧交谈时似是用了颍川当地的方言,他不太听得懂。    这次的活动热度挺高,走廊上随处都能听到两两学生凑在一起用乡音交谈,凭借这次活动,他们又认识不少同乡之人。    贾诩完成事务后回到了宿舍,过了一会儿,他听到门外有人似乎是在用凉州的方言敲门喊话,不过说得有些别扭。    他一打开门,发现是郭嘉拿着一壶酒靠在门框上。    “又有事?”    “……我说得标准吗?”郭嘉问道。    1    贾诩果断地回答道,“精神可嘉。”    郭嘉站直了身体,说道,“正是为此事前来。”    贾诩看着郭嘉正色的脸,没说话,手上却开始关门,郭嘉忙侧身挡住,说道,“哎哎哎,等等,外面太阳那么好,后面天冷了就难有这种阳光了,别整天待在屋里嘛,你看你都要发霉了!”    “晒太阳可以,那你拿着酒壶是为什么?”贾诩看着那壶酒问道。    “这不是,请文和品鉴一下我新得的凉州酒嘛,你帮我尝尝正不正宗!”    贾诩看了眼,跟着人走出去,边关门边说道,“我不曾饮酒。”    郭嘉下意识说道,“这就对了,不,正好尝试一下新事物嘛。”    郭嘉把贾诩带去一处草坪,学宫有规定不得践踏草坪,但郭嘉显然不在意旁边的标识,直接席地而坐,贾诩看了眼周围,发现没人才踩上去,撩起衣摆坐了下去,郭嘉笑着看人动作,说道,“我听闻凉州民风豪迈,出了不少豪杰,怎么文和就这般拘谨?”    “人各有别,谁规定凉州人都得那样?”    “也是。那你教我几句凉州话吧。”    1    贾诩奇怪道,“为何?”    郭嘉想了想,回答道,“你都游览了颍川,我就不能向往边塞的风景吗?”    贾诩被他这么一说,开始回忆凉州的景色,郭嘉见人陷入回忆不理他,忙打断道,“停一停,你先教我凉州话。”    贾诩看上去像是在看着别处发呆,嘴里忽然很轻地冒出一句凉州话。    “什么什么?”郭嘉忙坐过去听,不满道,“你没吃饭吗?说那么小声。”    贾诩已经很久没听到过凉州话了,乍一听到自己口中发出的凉州话,反而觉得有些陌生。    郭嘉见人微微撇过脸去,不再说话,直接挨着人坐,把头探过去看人,说道,“我看不见你发音,怎么学?”    贾诩见人真想学,这才转过去,认真地再次发音。    郭嘉盯着人一如平常认真的神情,嘴里却是他听不懂的语言,有种奇妙的感觉,他像是看到贾诩身上自己未曾了解的样子,就像他尚未去过的凉州,那里会是他未曾见过的风景,全新的经历,他看着贾诩,忽然觉得心底哪里痒痒的,他看着贾诩的嘴唇,像是无意识地在模仿对方说话。    贾诩也没见过郭嘉这般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