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七十章 三个臭皮匠 (第1/2页)
2月3号大年初一。 2月1号的时候,方南在五道营胡同深处的一拙茶馆请韩总几人喝了顿茶,吃了些点心。 倒是没聊工作相关话题,更多谈及的是明天的春晚。 有从五审现场过来的领导,话里话外探寻方南再导春晚的可能性,想来现场情况好不到哪去。 方南一口否决,给春晚做导演比他拍电影压力大多了,不爱受这个罪。 导春晚和拍电影其实差不多,只要成片出来,节目质量如何,总导演心里面已经有了底,硬着头皮叫好,只是掩耳盗铃欺骗容易欺骗的大众而已。 他是不想干这个事。 因为就算他再出山,也不会提振春晚的收视率。 赵本衫有句话说的很透彻,老百姓一整年都在接受社会教育,到年底看个春晚,你还要教育他,收视率能好才怪。 天上又飘雪花的时候,方南到了雍和别墅。 贴对联,挂灯笼,把家里一些力气活干完,雪更大了起来,方南叹息着加快了干活速度。 从伦敦回来这些天,他发现个事,别人闲下来是幸福,他闲下来是遭罪,原因不言而喻。 东城一个家,西城一个家,远在浦江还有个趋于成熟,目前偶尔古灵精怪的刘茜茜。 他要是身在剧组,一直忙,他给大家伙伙轮流发发信息,通通话,日子就这么一天天混过去了。 一旦闲下来可就难了。 出四合院太久,高园园询问怎么在外面待这么长时间。 在雍和别墅少待一会,曾璃不时刺挠一句“高园园家教真好”。 刘茜茜倒是离的远,但知道他在家赋闲,信息电话也更多不是。 这样的日子,方南直呼太难了! “少贴两幅对联没事,你陪我去看一部电影吧。” 方南:“啊?” “不远,北影厂那边,看海露的《钢的琴》。” 方南不解:“《钢的琴》后期完成了?可是要你去看什么?” 曾璃道:“主要是让你看。” 方南心领神会,秦海露是在曲线救电影。 唐唐影视一年投资制作那么多戏,宣传发行资源肯定会有所侧重,《钢的琴》投资小,演员不知名,没有特殊手段竞争不过唐唐影视内部的其它大戏。 “那就去吧。” 方南颔首从凳子上下来,接过曾璃手中的呢子大衣,在等其从某个房间中拽出曽婉卓后,三人一起下楼。 一家三口磕磕绊绊到了地方,《钢的琴》导演王猛、演员秦海露、王千源急忙出迎,寒暄着坐到了小电影院中。 不一会电影画面出现,第一个镜头是淅沥沥的小雨中,一个民间乐队在葬礼上演奏哀乐,不过很快被死者家属叫停,比起哀乐,家属更想用一首欢快的歌曲送走亲人。 葬礼配手风琴的欢乐小调,让电影中的场面看起来很诙谐,方南却一脸欣慰。 他自然看过《钢的琴》,但不妨碍他现在依然兴趣浓厚的再看一遍,这是部好电影。 只是看电影情节,很多人或许会认为《钢的琴》是在讲一位父亲为了和离婚的妻子争夺女儿的抚养权,和一帮好哥们打造了一架全钢制的钢琴。 电影中父亲对女儿的爱充满了亲情,多个好友相助又让电影充满了友情。 但如果结合电影中的大背景、时代来看《钢的琴》。 观众就会蓦然发现,电影中表达的亲情、友情、爱情、幽默,甚至之所以打造一架全钢制钢琴,只不过是一个幌子。 导演只是通过一系列事件、人物在表达,他怀念那个在记忆中渐渐消失的一座城市的点点滴滴。 电影字幕出现后,怀抱着闺女的方南轻轻拍了拍手,由衷赞道:“好电影!” 王猛高兴的急忙起身:“谢谢,谢谢方导!” 方南让其坐下后,好奇道:“准备去哪个电影节?选好了有拿奖的潜质!” 秦海露心直口快道:“我说方总,您是不是揶揄我们呢,《钢的琴》小制作、小班底、小演员,哪有国外电影节的选片员会关注。” 方南没搭理左右看他不顺眼的秦海露,对王猛道:“在我看来去东京电影节更合适,但王导,我更想《钢的琴》去另外一个电影节。” 心里的小九九被看穿却又被否认,王猛好奇道:“方导的意思是去哪个电影节?” 方南笑道:“香江电影节!当然了,去不去由你们自行决定,千万不要生出拒绝香江电影节会得罪我这些乱七八的愚人想法,唐唐影视随时欢迎你继续登门寻求合作。” “方导,不用多说,我愿意去,虽然我和很多业内人一样不看好香江电影节,但我也愿意贡献一些力量。” “那就谢谢你了,香江电影节前两届没有评奖环节,但会颁发十佳电影,以《钢的琴》的质量应该没问题,到那时顺带国内上映。” 说完正事,众人分道扬镳,倒是目前单身的秦海露选择和曾璃娘儿俩在一块过春节,方南对此挺高兴的,至少春节前后几天,曾璃娘儿俩不会孤单。 回家途中,曾璃问:“你过了年什么时候进组?” “大概四五月份吧,《地心引力》怎么也得筹备几个月,但我估计也很难闲下来,《流浪地球》、《火星救援》的后期得关注,也得录一些节目宣传电影。” 曾璃遗憾道:“我指望你来学校做一场演讲呢。” “好家伙,清北请我去演讲我都不去,你倒是会讨巧。”思忖一会,方南道:“定好时间给我电话吧。” 两人的关系不比外人,曾璃有所求,他得尽可能答应,比起他的些许时间,曾璃放弃的东西太多了。 四人到了雍和别墅,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,方南不再逗留,换了高园园的奔驰往银锭桥赶去。 春节前两天,方南没再东奔西跑。 四合院需要洗尘,悬挂灯笼,张贴对联的房间更多,忙完这些也就过年了。 今年春节,高园园发扬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精神,没有琢磨回父母家过年,用她的话说,咱现在也是个三口之家。 方南嗤之以鼻,说的轻巧,倒是分担干活啊。 他挂灯笼,她在下面瞅;他贴对联,她抱着孩子充当指挥,她推着孩子溜达,他在张罗年夜饭。 正抱怨着,家里来了客人,方南精神一振,以为来了免费劳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