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章 薄荷茶与纸信 (第1/1页)
江城的雨像是断了线的琴音,连续数日不歇。报社里的气氛也随着cHa0Sh逐渐沉重,时事稿件堆成小山,老旧打字机轰隆作响,像时间喘息的声音。 秦如烟坐在资料室角落,手里捏着刚刚沈骁远交给她的任务:一则关於城南学堂粮食短缺的报导。她的心跳得很快,不只是因为这是她进社以来的第一篇报导,更因为── 这不只是写稿,而是要「说出事实」。 她查阅着林煜森留下的照片:教室墙壁剥落、孩童赤脚站在泥地上,饭碗里的白粥像稀水。每一张照片都像在对她说:「别只写诗了,来说真话。」 远芝从窗边走来,递上一杯薄荷茶。茶香清冷,像这个人。 「你去过城南学堂吗?」如烟问。 远芝点点头,望着那些照片,语气静得像落雪。 「我十岁的时候,也在那里读过两年。冬天没有炭,夏天没有扇。每年都会有一两个孩子,因营养不良发烧Si了,连药都没得吃。」 她说得轻描淡写,如烟却握紧了笔。 「他们现在也这样吗?」 「是。」远芝低头看了看她桌上的稿纸,忽然抬眼直视她:「你写出来,他敢登吗?」 如烟怔住了。 远芝没有等她回答,只淡淡一笑:「他给你这个题目,不是要你写一篇漂亮的悲歌,是要你让人读完後,把茶杯放下、站起身、去做点什麽。」 那晚,她写了三遍初稿,每一遍都写得像诗,又一次次撕掉。她在心里问自己:「你写字,是为了什麽?」 直到深夜,她才提笔重写。 这次她不再使用对仗华丽的辞藻,只写所见所闻 一名七岁孩童,因连续三日只吃白水稀饭,在课堂上晕倒; 一位nV教师,用自己的工资购买红豆,想让孩子们记得甜的味道; 一间破窗教室里,二十三张椅子,其中六张是砖头搭起的。 写完,她在署名栏上停顿片刻,最後写下:秦如烟。 第二日,她将稿子送至沈骁远桌上。他低头看稿,神sE如常,偶尔皱眉,但未发一言。良久,他抬起头,望她一眼。 「你写得b我想像的快。」 如烟垂手站立,不卑不亢:「是因为不能等。那些孩子,也不能再等。」 他凝视她几秒,忽地嘴角g起一丝近乎看不见的笑,将稿纸压进一叠排版文件中。 「刊登,下期文艺版上方,留三分之二栏位。」 这意味着,她第一次写稿,不只登了,而且是主版焦点。 当她走出编辑室时,脑海里满是昨夜那一句:「让人放下茶杯去做点什麽。」她不知谁会看这篇文章,也不知它能改变什麽──但她知道,这是她第一次写得这麽真。 隔日傍晚,她在宿舍门缝中发现一封信。 无名、无章,只一句话: 「你笔下的孩子,让我记起自己七岁时吃过的第一口糖。」 字迹苍劲,却带着一种静谧的感动。她看着这封信,心口忽然一热。 隔窗,远芝静静站在对面yAn台,手里还捧着那盅薄荷茶。两人隔着细雨对望,如烟忽然明白,这座报社里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心意与沉默。 而那沉默,正在被她的笔,一笔笔划开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